近年来,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用心用情做好退休老干部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注重加强人文关怀,搭建老干部发挥作用平台,通过让他们发挥余热助力党史史志工作的扎实开展。
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现设一个党支部,有党员27名,其中离退休干部党员19名。为充分发挥这些老干部在编史修志中的传帮带作用,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创新学习教育方法。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开展送学上门,利用“七一”、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召开老干部座谈会、茶话会,组织老干部参观全县新上工农业项目、到孟良崮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不仅让老干部们受到党性教育,而且让他们重新找到归属感。
二是加强人文关怀。建立老干部微信群,主动加强联系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让老干部们通过微信群及时了解单位工作动态、史志(鉴)编纂开展情况。逢年过节,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到每一名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听取他们对党史史志工作的意见建议,表达党史研究中心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在此基础上,他们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每年为老干部们进行一次健康查体。
三是注重发挥作用。聘请部分老干部组建专家顾问团,指导帮助党史、志鉴编纂工作;同时做好“以老带新”传帮带,帮助新入职同志尽快脱颖。组建“夕阳红志愿宣讲团”,组织老同志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行业协会,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传统文化,让平邑故事以及平邑党的历史飞入寻常百姓家。老干部李常松多次受邀到曾子文化研究会、平邑县孝文化研究会宣讲宗圣曾子孝道文化;李洪廷退而不休编纂出版《油篓村志》等多部志书;李智信协助组织部门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常年受聘编纂修改党史书籍,宣讲党史故事,被称为“党史专家”,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建党百年平邑杰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