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地方史志研究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存史致远,服务发展”的党建品牌,聚焦“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探索党史史志研究成果向宣传教育转化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升党史史志宣传教育成效,力促党史史志事业适应新形势,取得新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党史史志宣传新力量
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的宣传信息队伍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工作队伍。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宣传教育工作责任。
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把宣传教育作为与志书编研出版同等重要的业务工作,年初与志书编研工作同研究、同部署。明确信息宣传骨干,成立宣讲队伍,将信息宣传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同时,将信息上报任务落实到人,明确时间节点、任务数量,确保信息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全体干部职工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宣传,将业务工作与宣传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人人写信息、个个搞宣传”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基层工作联络员队伍,构建信息宣传工作网络。
针对镇街、县直机关没有对应机构和人员,资料征集、信息提报难的实际,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配备党史史志工作联络员的通知》,在全县12个镇街、86个县直单位全部配备了兼具资料征集、信息提报工作职能的联络员,明确了分管领导,并进行了集中培训,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健全了工作网络,使党史史志宣传工作在基层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干。

三是出台信息和宣传工作考核办法,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市院《全市党史史志系统信息宣传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和《中共平邑县委宣传部新闻宣传量化考核办法》,研究出台了《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信息和宣传报道工作考核办法》,明确把信息宣传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树优、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从而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做好信息宣传工作的积极主动性。2022年,先后在中国老区网、山东党史史志网、山东党史史志公众号、沂蒙党史网、沂蒙党史史志公众号、《临沂日报》等媒体发表文章150余篇。信息宣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受到省委、市委党史研究院的通报表扬。
二、依托编研新成果,提高党史史志宣传新水平
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本质上是促进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和社会化。没有编研成果做支撑,党史宣传教育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党史宣传教育,研究成果再丰富,也只能“人在深山无人识”,难以充分发挥其资政、育人作用,难以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近年来,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深度挖掘地方党史史志资源,先后编纂出版了《平邑县志(1983—2013)》《平邑金银花志》《红色平邑》《平邑党史概览》《百年平邑影像》《中共平邑县组织史资料(2009—2018)》等一批具有平邑地方特色的党史史志书籍,《平邑年鉴》实现了“一年一鉴、当年出版”。这些党史史志编研的新成果,为党史史志宣传教育工作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党史史志宣传活动的开展,又让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走向社会、服务大众,“飞”人寻常百姓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持续开展“六进”活动,拓展党史史志宣传新领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积极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指示精神,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不断拓展党史宣教的新领域,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党校、教体局等部门合作,在全县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乡村的“六进”活动,向社会各层面赠送党史史志书籍,开展党史知识宣讲。
近年来,先后向30多个部门、单位、企业、学校、社区等捐赠党史史志书籍一万余册,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弘扬沂蒙精神、争做合格党员”等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次,受教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达3000余人次。
四、搭建工作平台,开拓党史史志宣传新高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精神,推动“四史”宣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依托县城祥云湖广场,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广场”一处,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平邑县红色传统文化。广场建成后,吸引了众多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前来参观学习,成为面向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展示平邑特色传统文化的良好阵地。
他们还会同县文化旅游部门、各镇街,在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制作了精美的宣传牌,内容涉及“四史”重大事件、平邑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等,开展“红色文化进小区”活动,为小区居民学习党史提供了方便,更为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搭建了新平台。为帮助社区居民了解学习地方志知识,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居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还在社区红色文化展馆、“农家书屋”开辟“党史史志图书角”,真正做到让红色文化、地方史知识走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全县建成红色广场1处、红色书屋30余处。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开设了“平邑党史”微信公众号,设置党史学习、党史研究、党史今日、党史动态、红色故事等版块,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党史信息、宣传普及党史知识、刊载最新党史研究成果、讲好红色故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史、学习党史的新平台。
五、加强文旅深度融合,开创党史史志宣传新途径
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动加强与县文化旅游局的联系,把党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作为独一无二的教育载体,不断创新宣教视角,拓展宣教范围,使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能够走进红色旅游景区,目睹革命遗址遗迹,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立足全县红色文化资源禀赋,指导、协助建设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镇、村史馆100余处。充分利用八路军115师在沂蒙展览馆、桃峪高干会议陈列馆、九间棚展览馆等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编印宣传手册、拍摄宣传片、利用重要纪念日开展活动等,助力党史教育基地完善与宣传。加大对沂蒙红色堡垒村的宣传力度,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红色堡垒村桃峪村、油篓村,以及战斗遗址苏家崮、太皇崮等都成为近年来人们旅游研学的新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