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和县教体局联合开展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沂蒙党史进校园”活动,走进平邑县常柴希望小学。

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高度重视这次活动,多次与学校沟通,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常柴希望小学,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岩代表单位向该校捐赠了精心挑选的、适合师生阅读的一批党史史志图书。

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职工高振瑶为同学们宣讲了红色故事《陈毅担架队》。陈毅担架队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担架队的队员都是普通群众,大多来自来自于现在的平邑街道城中社区。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他们听党召唤,踊跃支前,舍生忘死,功勋卓著,谱写了一曲爱党爱军、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英雄赞歌,被授予“陈毅担架队”光荣称号。直到1959年,陈毅元帅在一次座谈会上讲话时仍念念不忘:“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争中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鲁南平邑一区担架队就是一个典范……”。
宣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个英雄的群体,陈毅担架队是我们平邑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像他们那样,继承发扬“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做一名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爱人民,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