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红色足迹,挖掘革命故事,记录珍贵回忆,丰富史料资源,郯城县利用2023年上半年的时间,加快速度开展“抢救式”宣传、采访、存档工作,追忆革命先辈走过的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为传承和发扬沂蒙精神提供更为生动的史料支撑。

“我是穷人的孩子,家里贫困,1945年夏天,解放咱郯城县,那会叫第六区,因为年纪小先参加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以后就参加了区中队,拉着马车带着铁锨,带着撬,前往东陇海铁路瓦窑车站去扒日军铁路”,这一幕是离休老干部侯权大在采访专题片里的感人片段。当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们都处于“两高期”,随着岁月流逝,他们进入垂暮之年,其中最大的103岁,最小的89岁。“我现在身体不如去年了,正在写回忆录,你们来的很及时!”其中有位老同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急切地说了好几遍,工作人员能够感受到老英雄的这种心情,更体会到对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采挖的重要意义。

建立台账,挖掘红色资源。通过建立革命老干部台账,对每个人的信息逐一登记造册。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配合县老干局为全县65名革命老干部建立台账,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11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54人。
加强保护,收集革命物件。向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和离休干部两个群体的本人及其亲属征集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物件,收集汇总后移交至郯城县党性教育基地。
拓展利用,赓续红色血脉。在学习宣传红色记忆工作中,注重“物讲”结合,以回忆过往故事的方式,展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进一步还原和丰富革命先辈们当年的峥嵘岁月和感人的英雄事迹,为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更生动的史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