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地方史志工作与党的事业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导向,年鉴编纂工作是地方史志事业的基础性工程,承担着“为国存史”的重大使命。今年以来,结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十周年重要讲话精神,沂南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勇担“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坚持学以致用、守正创新,扎实抓细四项举措,推动年鉴编纂有序推进。

一是强化部署,时间上抓紧。地方综合年鉴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资料多,为全力编纂打造高品质年鉴,沂南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提早谋划,精心组织,明确类目设置、内容分工、质量审核、进度安排等具体要求,通过周内小调度,周结大讨论的方式,形成“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主编协调配合、撰稿人内外联动”的年鉴编纂工作机制,积极与重大项目、重大活动等牵头部门对接沟通,全方位、多渠道收集行业部门资料,确保年鉴资料收集及时、规范、全面。

二是推陈出新,内容上抓实。围绕各行业职责职能工作,结合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全县地域特色和年内创新亮点工作等,在保证文字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全面优化篇目设置,调整篇目、条目结构;通过深入研究、广泛收集,设置科学规范的框架结构和篇目;认真严格审核组稿内容,结合行业工作实际,科学灵活增减或调整部分类目、条目。确保年鉴内容丰富翔实,切实增强综合年鉴资料的实用性、连贯性和完整性。

三是部门联动,质量上抓优。坚持质量标准,树立精品意识,充分利用馆藏资料和网络平台,科学借鉴、吸收精品年鉴编纂经验,为高质高效完成《沂南年鉴(2023)》编纂出版工作,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联合“两办”按时下发《关于印发<沂南年鉴(2023)>供稿工作的通知》,对稿件收录内容、报送时限、稿件格式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撰稿部门和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编纂人员的责任。3月联合全县各部门优化了篇目,组建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文字水平相对较高的撰稿队伍;4月至5月完成各部门组稿初审并反馈修改完善;结合各部门组稿修改情况分批次培训,6月底保质保量形成全县大小共计154个部门的组稿。
四是层层把关,标准上抓严。组稿质量是综合年鉴的生命线。按照年鉴内容分工及进度安排,编纂组上下切实履行编辑校对责任,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建立“专业人员初审、综合人员复审、主要领导终审”三级联审制度,对相关篇目、各个条目逐一核对,发现问题及时与供稿部门、编辑组联系沟通,确保年鉴组稿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全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实绩。
不断创新发展,勇于超越突破。沂南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巩固沂南县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成果,积极推动新时代年鉴事业创新性发展,更好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志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