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季节,文化的盛会,发展的机遇。沂南县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多措并举擦亮“孙祖小米”“依汶黄瓜”“双堠西瓜”等乡村振兴底色,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打造红色“粮仓”,从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变。沂南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为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变,沂南县将红色文化品牌与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有机融合,做实“土特产”文章,打造了孙祖小米、砖埠草莓、双堠樱桃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形成产业发展示范效应。做成红色文化产业,全方位赋予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推动文旅“嫁接”,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确立了“党建引领,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多产业发展”的定位。根据“一村一品牌”的特色文化主题,统筹谋划“三核、三带、三组团”的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以东高庄为核心的东部红色文化旅游组团,以临沂国米基地为核心的中部特色产业组团,以代庄村为核心的西部红色研学组团。代庄村抢抓“研学热”市场机遇,对青抗先成立旧址等革命文物进行保护性开发,创新性打造“沂蒙红色研学村”,带动镇域民宿、娱乐等旅游新业态的持续发展。推行“文旅+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建设小米文化展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文旅+”的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百姓致富、集体增收、企业发展三方共赢。

奏响乡村文化“协奏曲”,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文化惠民让村民从“参与者”变成“当家人”。沂南县以积分管理为支点,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庄建设,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以榜样示范为着力点,通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农家”等评选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志愿服务为重点,打造“阳都红·史敢当”“大爱沂南——一抹志愿红”“新红嫂”等志愿服务品牌,倡树文明新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点,让群众共享村庄发展红利。孙祖镇宝石峪村的文明实践站配齐健身设施、农家书屋等硬件,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和村民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的资料库。通过多维度、全方位协同发力,沂南县塑造文明新风尚、打造文化新阵地,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