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年史志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史志动态 >> 2023年史志动态 >> 正文
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开展1949至1978年重大遗址遗迹保护开发情况调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3-10-11 浏览量: 来源: 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网站

近期,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结合《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要求,在全市各县区党史研究中心的积极配合和帮助下,对全市19491978年重大遗址遗迹资源现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各县区内的遗址遗迹数量、名称、位置、保护利用情况、经费来源、保护规章制度等,现场走访了蒙阴县垛庄居委“沂蒙精神展馆”(西展厅)、莒南县涝坡镇“高家柳沟展览馆”、平邑县唐村水库移民文化展馆、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知青老屋”等,做到尽可能的掌握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复杂的历史,临沂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了临沂一穷二白的自然面貌。这段时间,临沂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合作化道路,向贫瘠土地要粮;完成了导沭整沂大型水利工程,去除了千年水患;整山治水,改造自然,在山窝窝上造出了万顷良田;兴修水利,治理流域,修建起30多座大中型水库;南茶北移、实行“稻改”,使临沂成为鱼米之乡。有着牺牲奉献精神的临沂人民千里移民支援边疆建设,接收万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省内灾区移民,实施“小三线”工程,在深山沟里建起现代化的军工厂,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等等。临沂初步实现了“平原水利化、洼地稻田化、岭地梯田化、荒山荒滩四旁绿化”,无不彰显了沂蒙精神的伟大力量。据调研情况初步统计,全市有各类1949年至1978年的遗址遗迹约千余处。到目前,有很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建设工程现在仍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些宝贵资源,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发展红色文旅、助推临沂市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近年来,临沂市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19491978年重大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如兰陵县长新桥水库与压油沟景区联合建设,打造出景色优美的湖景;蒙阴岱崮镇的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被评为国家级4A景区,取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但也还有众多的遗址遗迹,因资金短缺、缺乏科学规划等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我院将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措施,尽早实现对此类遗址遗迹的全面保护、合理开发、适度利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