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以特色工作推动党史史志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去年以来,《平邑金银花志》《红色平邑》分别获全省党史史志部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九间棚村志》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名村志丛书;信息宣传工作居省市前列,被评为全省供稿先进单位、全市党史史志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党史史志工作充实新力量。与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等部门沟通协调,充分用好职务职级并行、干部交流等政策,盘活干部队伍资源,晋升四级调研员1人、事业七级职员1人,干部交流3人,其中2名中青年科级领导干部和1名专业技术人员,均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并热爱党史史志事业,优化了人员年龄结构,并充实了骨干力量。联合县政协文史委,通过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吸纳了一批长期从事党史史志研究并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党史史志专业人才,成立了党史史志专家人才库,并制定《平邑县党史史志专家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目前有专家18名,顾问7名。专家库的成立,增强了党史史志人才储备力量,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情资料挖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抗战史料抢救性挖掘工作上新水平。联合党校、政协文史委、教体局、党性教育基地等单位成立平邑县革命战争史深化工作小组,制定了《平邑县革命战争史深化工作方案》,全面推进革命战争史深化工作。抽调部分业务骨干和专家库成员组成采写小组,以白彦争夺战、太皇崮战斗、苏家崮战斗和天宝山战斗为重点,实地调研,重点采访知情人和当地的群众,深挖鲜为人知的史料素材,完成了近13万字的《平邑县抗战时期主要战例纪实》,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呈现,突出了平邑人民在这些斗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是对传统党史资料编写方式方法的一次创新和提升,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创新工作思路,宣传教育工作上新台阶。配齐配强宣传教育力量,明确信息员2人,主力宣讲员2人,全体干部职工都是宣传员,建立健全“三审三校”制度,使宣传教育工作迈向制度化、专业化。深入开展党史史志成果“七进”活动,全年捐赠党史史志书籍500余册;配合县委宣传部开展“讲故事、学理论”宣讲活动6次;举办沂蒙党史校园展、红色故事宣讲等活动10次;与第四实验小学联合编纂整理了《红色蒙阳——小学生红色教育读本》,推动党史故事走进课堂。对“平邑党史方志”微信公众号进行提档升级,更新版块设置,全年发布各类信息80余篇,其中《1870年的老城图见证了平邑那段历史》阅读量达9900多人次,《平邑有个岐山煤矿,工人最多时过万》阅读量达7700多人次,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关注度明显提升,极大地带动了全县党史史志宣传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