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载体和形式,聚焦“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根本性问题,使宣讲队伍“强起来”,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 深入推进“红色沂水”宣传工程,多维度、多载体讲好红色故事,构建党史大宣传格局。
聚焦“谁来讲”,建立“骨干+”宣讲队伍。树立“人人都是党史宣讲员、处处都是党史宣讲地”的“大宣传”理念,构建“专业宣讲+顾问团队+乡贤人才”的“多元主体”共讲共话新格局。立足内部挖潜,充分发挥“沂水红·史敢当”宣讲团队的专业素养,通过开设“共同成长·每周课堂”活动,打造一支懂党史、知县情、会讲课的“全科党史”队伍。发挥顾问团治学严谨、学识丰富的优势,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及红色文化挖掘活动,征集党史资料研究成果,为党史宣讲提供翔实的素材。建立农村红色故事宣讲团人才库,注重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支前、老模范等“五老”队伍,英模人物,乡贤人才的作用,培养一批熟悉村史村情、擅讲党史故事的群众宣讲员,用乡音传播党音,打造家门口的党史宣讲队伍。
聚焦“讲什么”,打造“个性+”精品课件。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牢固树立分众化、精准化、互动化党史宣讲理念,避免“一稿走天下”,根据宣讲对象的不同,量身定制宣讲内容。针对中小学生,打造《烽火硝烟中的沂水县抗属子弟小学》《光辉永存——沂水县红色革命故事》等课件,推出趣味化、年轻化的党史宣讲课。针对广大党员群众,打造《奉献的土地》《红色的沃土——烽火中的沂水》等课件,深挖文化内涵,做好沂水红色文化的现代化解读,阐释好红色文化的新意蕴与新内涵。秉承把“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统一起来,真正使宣讲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
聚焦“怎么讲”,搭建“阵地+”宣讲平台。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创新探索“党史+融媒”式红色实践,利用县域媒体矩阵,在清明、开学日等节日节点,宣讲团走进直播间,在宣讲党史的同时,和网民开展互动交流,实现“零距离”互动和“面对面”交流。在清明节前夕开展的《中共沂水地方史简介》直播讲座中,吸引12万人实时在线观看。开展“党史+基地”式行走党史课,让宣讲眼见为实。积极和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对接,开展红色教育校外研学活动,让学生切身实际地追寻红色文化足迹,在参观中,使宣讲内容更鲜活,宣讲氛围更浓厚。打造“党史+展览”式流动党史馆,利用社区、广场、公园、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巡回展出“星火沂蒙·秀美沂水”党史展,通过讲解展板内容,持续为基层提供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贴近时代的党史学习教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