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给党史工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党史工作者使命和任务。今年以来,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牢牢把握机遇,勇担时代重任,全方位融入、多渠道发声、高水平服务,全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落地生根,讲好沂水红色故事,趟出了一条以有为促有位,靠实干出实效的工作路子,赢得了普遍赞誉。
一、突出一个主题,讲好沂水红色故事
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中,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认真分析辖区内资源优势和文化积淀,确立了传承沂蒙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的主题。今年以来,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创作精品宣讲项目、打磨宣讲稿件、建强宣讲队伍,打造《光辉的历程——中共沂水地方史》《千年古县——沂水》等5堂党史县情精品课程,推进百场宣讲行动。相继开展《临沂日报》沂水站小记者党史专题讲座、沂水二中第五届远足研学活动红色专题讲座、沂水三中党团共建研学活动党史专题讲座等各类宣讲活动10余场次,受教5000余人次。
二、坚持深耕细作,讲好五个故事
沂水县是历史文化古县、红色文化大县,丰厚的红色历史资源,为开展好党史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通过分类挖掘,讲好五个方面的历史故事。一是讲好不懈奋斗史。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整山治水、库区移民等历史,开展史料挖掘征集活动,已查阅收集夏蔚镇整山治水、跋山水库库区移民档案文献资料8.5万字,完成了原始资料初步征集。二是讲好不怕牺牲史。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沂水烈士英名录》征编工作,收集记载3900余名沂水籍烈士、650余名外籍在沂水牺牲烈士的基本信息和革命活动情况。启动抗美援朝专题史料征集工作,征集上报抗美援朝史料1.5万字,对烈士名录、典型材料进行挖掘整理,为开展深入研究打好基础。三是讲好理论探索史。启动《中共沂水历史大事记(2010—2022)》征编工作,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即将出版。该书全面客观记录沂水党组织的光辉奋斗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建设市域副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建设秀美新沂水”提供理论研究。四是讲好为民造福史。充分发挥《沂水年鉴》资政育人、服务发展的作用,在篇目设计上设立“新时代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等条目,展现沂水区域合作发展成效。设立“乡村振兴”类目,从乡村改革、产业、文化、治理等深度记述全省首批现代农业强县成功打造路径,忠实记录县委的科学决策和县政府的精准施政。五是讲好自身建设史。围绕持续推进七县建设战略,全力实施六大系统工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映沂水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探索创新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启动了《沂水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实录(2023)》征编工作,及时总结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建设更加富裕美好沂水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经验和成效。
三、用好五个途径,提高讲述质效
在一以贯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过程中,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立足五个途径,让党史学习持之以恒浸润人心。
(一)书籍编纂。今年以来,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及早谋划,及早启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化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研究,高质量编写党史普及读物,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素材。先后推出《沂水红色记忆——沂水县党史资料汇编》《星火沂蒙 红色堡垒》《星火沂蒙 秀美沂水》《沂水年鉴》《沂水史志》等著作,计240余万字。《中共沂水历史大事记(2010-2022)》完成征求意见稿,即将出版发行。开展《沂水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实录(2023)》征编工作。开展党史资料抢救性挖掘征集工作,形成采访记录10余篇,完成25万字文稿征集工作,力求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具有政治高度、文化厚度和情感温度的精品读本。
(二)舞台演绎。由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参与剧本制作的大型原创红色舞台剧《红石崮》先后在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山东省委党校、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师范大学、临沂市委党校、沂蒙干部学院等地演出,将近6万人先后观看该剧,好评如潮。国内百余家网络媒体围绕该剧发表了新闻、通讯、评论文章。该剧不仅是一台展现“沂水情长”的精彩沉浸式演艺剧目,更是一堂展现沂水红色历史的精品党性教育课,把深入传播红色文化,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推向了新高潮。
(三)传媒传播。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建好线上党史学习交流阵地。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兴媒介,将党史学习教育由“面对面”变为“屏对屏”,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互动性、覆盖面和影响力。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与抖音平台近6万粉丝的军转干部“东哥跑游沂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撰写脚本,“东哥跑游沂水”拍摄沂水红色故事视频,通过抖音等平台,以大众化的语言、接地气的形式,讲好沂水故事,传承沂蒙精神。
(四)志书承载。为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挖掘地域文化、展示沂水风貌,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编纂发行《沂水史志》期刊2期,刊登党史、县情文章30余篇。指导出版了《马家崖村志》等部门志、村志的编纂,先后向县直机关、镇街、村居、学校等单位赠阅《沂水年鉴》《沂水史志》《红色沂水》等丛书累计2000余册,不断推进史志研究增优增效,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启迪智慧、凝聚力量。
(五)展陈展览。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各种途径丰富馆藏,积极高标准的筹建山东省方志馆分馆。该馆建成后,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窗口和阵地。精心布陈“光耀沂蒙——中共沂水支部”专题展,旨在探寻党组织在沂水大地上创建发展的光辉历程,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历史力量。建立流动“党史馆”,充分发挥“星火沂蒙·秀美沂水”党史展的流动展出功能,在重要时间节点到学校、公园、博物馆等场所流动展出,为党史学习教育增砖添瓦。
四、谋求四个合作,形成讲述合力
(一)与自媒体合作。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利用自媒体独特的传播优势,创新与网络达人合作,普及党史知识。与军转干部“东哥跑游沂水”合作拍摄红色故事短视频,通过“网红”,积极宣传推介党史知识,引导自媒体人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放在首位,在网红中凝聚正能量,共同传播沂水好声音。
(二)与高校合作。与山东管理学院派驻夏蔚镇王庄村、葛沟村第一书记就挖掘利用当地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双方将携手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三)与社会力量合作。为推动挖掘沂水红色文化实现群策群力,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抓好“三库”作用,讲好沂水党史故事,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加强专家库建设。精心打造5堂党史县情精品课程,推进百场宣讲行动。发挥顾问库治学严谨、学识丰富的优势,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及红色文化挖掘活动,征集党史资料研究成果,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翔实的素材。发挥乡贤人才库引领模范作用,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图书赠阅、学习辅导等党史“六进”活动,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四)与相关单位合作。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加强与县委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旅局、档案馆等“缘亲单位”的横向联系、交流与合作,牵头召开红色联盟会议,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开展行业、部门之间党史资料专题化、系统化征编大协作,力争出成果、出精品,2024年第二期《沂水史志》期刊与博物馆合作,出一期文物专题的杂志,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走出“深闺”。
五、建设三支队伍,提供有力支持
(一)史志队伍。以党员干部为主体,打造“沂水红·史敢当”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志愿服务团活跃在单位业务工作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展宣讲活动、赠书活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红色资源挖掘等活动30余场次,以满满的正能量向社会传递了党史声音,提升了党史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创作队伍。在做好传统纸媒的同时,打造一支会写剧本、能上镜头的创作队伍,将党史故事搬上银幕、推上荧屏,并借势广播、电视媒体的力量,扩大党史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接受《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临沂日报》《天津晚报》等媒体专访20余次。参与拍摄了《战斗英雄林茂成》《一面党旗》《东皋访谈沂水人》等10余部党史专题片,在县电视台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滚动播出。向全省“心手相牵、火炬相传——擦亮红色地标”短视频大赛提报《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心骨”》《一张报纸的初心和使命》《永不褪色的党旗》纪录片3部,均被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选用发布。
(三)摄制队伍。为创造出当下流行、网民喜闻乐见的党史故事,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将宣传阵地拓展到用户黏性极高的社交媒体,打造党史宣传教育的新媒体矩阵。为此,中心深挖内部潜力,发挥职工特长,组建了摄制团队,着力拍摄一批精品视频,逐步打造一支能力强、技能精、素质高的摄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