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工、听红色故事、体验“非遗漆扇”,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第一书记”村——温水镇小河村“爱心学屋”迎来“爱心团”。

7月18日上午,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团县委、县妇联、县关工委组成“爱心团”,为小河村“爱心学屋”的学生们送上一份浓浓的爱心。
在小河村,“爱心团”成员为孩子们发放了书包、笔记本、中性笔等学习用品,并把精心挑选的、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红色蒙阳》《腾飞的祖国》《红色平邑》等书籍,送到他们手中。

“农村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暑假孩子们在家无所事事,不是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就是到处撒野乱跑,让家长们头疼,我就和镇、村干部合计着在暑假里开个‘爱心学屋’。”在活动现场,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第一书记”席加铭介绍说。

书的来源是一大难题。村里原有一部分图书,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图书数量、种类较少。“我把这一想法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今天,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和县关工委为孩子们送来这么多精美的图书。”
拿到散发着墨香的图书,村里的孩子们高兴极了,“爱心学屋”一下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在“爱心学屋”,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蒙阳红 史敢当”志愿宣讲队成员王红娟,向孩子们深情宣讲《陈毅担架队》的故事,通过讲述发生在平邑本土的革命故事,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下根。
此外,“爱心团”成员还利用橡皮泥,手把手教孩子们做手工,并由非遗传承人指导孩子们现场体验“非遗漆扇”制作技艺,过了一把“非遗瘾”。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临别,小河村“爱心学屋”里孩子们呢喃的阅读声再次响起,那飘扬在乡村里的书声承载着孩子们童年的美好梦想,爱心浸润的书香气息让人留恋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