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县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红色资源星罗棋布。近年来,该县积极行动,在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教育普及、红色旅游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让这片红色热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红色资源保护上,该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一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对大青山胜利突围旧址、《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等重点红色遗迹进行修缮维护,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留。同时完善周边环境整治。近几年来,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多次积极联合县委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对涉党史类、抗战题材类展陈展览、抗战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检查,为红色资源营造良好的保存环境。另一方面,加大红色文物的征集与保护力度,通过广泛宣传,鼓励群众积极捐赠或提供线索,让更多散落民间的红色文物得以汇聚,得到妥善保管与研究。
红色教育普及方面,该县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充分借助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培育“红心少年”品牌。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青少年党史学习月”“红动沂蒙”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活动,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教材,充分利用《中共费县地方史》《巍巍大青山》《铭记抗大》《费县红色记忆》等党史研究成果,将红色教育融入各级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聚焦“校外+红色交互融合”,开发“道中华•沂蒙行•费县游”红色研学线路,打造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营地)23处,精心设计综合活动类、参观教育类、素质拓展类等课程菜单,定期组织开展红色研学访学活动,为学生系统化研学沂蒙精神提供有力载体。

红色旅游开发更为费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沿大青山——文峰山,推进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综合提升,打造沂蒙山小调红色剧本杀,提升重走突围路,扩大红色影响力。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成功入选了山东省12条红色研学主题精品游线路,对带动沿线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截至目前,全县成功打造运营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点)及纪念设施6处,基本形成了遍布城乡、点面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各景区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新建改建 30 余家红色主题民宿,开发文创产品 50 余种,极大提升了游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