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沂水县被列入全国第三轮县志编纂试点,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科学制定《沂水县第三轮修志工作方案》,扎实抓好篇目设置、培训动员等各项工作,力争通过试点,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全力打造县志编修“沂水样板”。
一、主动汇报争取支持。接到试点通知后,沂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第一时间向县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专题汇报,原县委书记2次作出批示:“提出表扬 试出经验”“认真落实 扎实做好”,明确将编纂工作纳入全县文化强县建设重点任务。中心召开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认真学习中指办关于做好试点工作的指示要求,研究制定《沂水县第三轮修志工作方案》,成立县编纂委员会,组建编修队伍,确立编纂目标、编纂时限和保障措施,确保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落实。
二、构建多元编修人才。深入挖掘优秀地方志文化人才,组建以本土骨干为核心、五老乡贤与退职干部为补充的编纂队伍,建立“地方志专家+行业专家+学术顾问”专家团队,破解地方志“专家少”的难题。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选派骨干赴滨州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借鉴修志经验,通过案例研讨、模拟编纂等方式提升实操能力。在平时工作中,编修人员通过工作例会等方式互学互鉴,及时学习上级文件,解疑释惑,提高业务水平。
三、科学制定县志篇目。中心积极学习中指办指示,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明晰篇目框架的要求。针对没有三轮县志参照的情况,首先翻看二轮优秀志书,如《潍坊市志》《临沂市志》《日照县志》等,反复研究其篇目设置,最终确定篇目设置的大结构;其次深入研究第一轮、第二轮《沂水县志》篇目,查看两者的变化,确定三轮县志篇目与二轮县志篇目的不变部分。为突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查阅县委县政府17年来的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与全县编修单位联系,详细了解单位的职能,对于业务复杂的大单位,亲自上门,面对面交流沟通。最终确定设置“数字沂水”“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等篇目突出时代特色;设置“中国食品城”“旅游”等特色篇目,突出地域特色。目前,篇目设置征求意见稿完成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