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柏林镇黄崖村,坐落在鲁南丘陵地带,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中期。为进一步了解黄崖村史,探寻黄崖王氏一族的根脉故事,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地方史志研究中心)汇同部分史志专家,于5月27日来到黄崖村走访座谈。7月24日,又召集蒙阳黄崖王氏家族代表召开了座谈会,详细了解黄崖村的发展史和王氏家族的历史传承。

案几上,泛黄的老族谱(软谱)被小心翼翼铺开,新修的宗谱散发着浓浓墨香。针对家族迁徙脉络模糊、部分历史认知不统一的问题,大家围着软谱细细辨认,互相交流一一考证。那些口口相传的家族故事在确凿的文字佐证下逐渐清晰,长期以来的模糊认知也在热烈讨论中得到纠正。

经考证,王氏族人王魁阳于明朝中期,携表弟李氏从温水东围沟迁居这片土地。因当时此地黄土崖头连绵起伏、沟壑纵横,遂以“黄崖”为村名,沿用至今。这一命名既是对自然地貌的忠实记录,也蕴含着先民对这片土地的朴素认知。

蒙阳黄崖王氏始祖王魁阳育有二子,长子王云、次子王蒙,因长子居村东,也称东支。次子居村西也称西支。二支在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其后裔时有迁出。不同时期迁居仲村、西山神庙、西西皋、西张庄,泗水东城庄,费县马庄、窝篓等地。黄崖王氏与东围沟王氏同属一脉。东围沟王氏始祖王进如,明中期由系费县迁入,系宅后王氏一脉。据费县王如良先生详细考证,费县王氏始祖王桓,明初洪武年间任费县儒学训导,系西周文王姬昌之后裔。因世代居住于费县县衙官宅后,所以人们都习惯地称为费县宅后王氏。黄崖王氏的迁徙史是明代大规模移民迁移的微观样本,其族谱记载的建村垦荒的事迹,为研究鲁南人文历史提供了鲜活素材。黄崖村的故事,是王氏家族开基立业、代代传承、开拓创新的故事,也是这片黄土与血脉传承交织的历史诗篇。

古老族谱的人文传承,新时代的家风家训,六百年的家族记忆又一次焕发新生。正如参与座谈会上的王氏族人王美昌所言:“读懂族谱上的每一个名字,就是在触摸祖先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