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力量。

近日,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年鉴为独特载体,深度挖掘和弘扬金银花文化的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高庆、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昌、“金银花开•界别同心汇”召集人付晓及相关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平邑金银花博物馆,付晓进行了详细讲解。之后在平邑县郑城镇四合村“金银花科技小院”召开座谈会,共同探讨金银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聚焦文化传承和创新,探讨如何融合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和养生文化,下大力气做好金银花品牌的文化赋能,不断拓展金银花文化内涵和外延,增进文化交流互鉴等。为当地特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金银花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金银花,作为一种兼具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植物,在平邑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以来,它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与记忆。而年鉴,作为记录地方发展历程、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此次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唱响金银花文化好声音的有力媒介。
为了充分发挥年鉴的文化传播功能,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精心组织策划,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到年鉴中金银花文化篇章的编撰工作中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亲切交流,了解金银花的种植技艺、生长习性;走访平邑县金银花博物馆,探寻金银花在民间传说、传统医药中的独特地位,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梳理金银花文化在当地的发展脉络。

在编撰过程中,年鉴不仅详细记录了金银花的种植规模、产业发展现状等经济数据,更着重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借鉴精品年鉴的篇目设置,在《平邑年鉴(2024)》中把“农业”类目中的“金银花产业”分目,升格为“中国金银花之乡”类目,提升了“中国金银花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年鉴出版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分别向郑城镇党委政府和“金银花开•界别同心汇”赠送《平邑金银花志》、《平邑年鉴(2024)》等书籍200余册。
“年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通过年鉴来传播金银花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特色文化,也能够让金银花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参与编撰工作的县党史史志馆馆长李强说道。
以年鉴为媒,唱响金银花文化好声音。此次活动不仅为当地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文化动力,也为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相信在未来,金银花文化将在年鉴的记录与传播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平邑县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