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和3月13日,为挖掘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化内涵,进一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团队2次走进白彦镇龙湾村,开展了一场深入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文化探寻活动。

龙湾村,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古老村落,宛如一本尘封的历史巨著,等待着人们去翻开它的每一页。史志专家们首先聚焦于孙氏宗谱,开展座谈调研。孙氏宗谱不仅是孙氏家族繁衍变迁的生动记录,更是龙湾村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明朝嘉靖年间,孙氏先祖孙贵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山东曲阜城北10里处繁衍生息,形成孙家道沟村,后明末清初其三子有仕迁至现在龙湾村。通过仔细查阅和研究家谱中的文字记载,专家们从中梳理出家族的传承脉络、迁徙轨迹以及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为研究当地的人口流动、社会结构演变等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龙湾河宛如一条灵动的游龙,蜿蜒在龙湾村旁,这也是龙湾河名字的来历。河道疑似有古代开凿的痕迹,相传这是大禹治水时疏通积水所开凿。不管相传是不是历史事实,但它终究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龙湾村人,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沧海桑田。

专家们沿着河岸漫步,实地考察龙湾河的地理风貌和生态环境,探寻其在村庄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致推测,古人依河而居,龙湾河或许在古代就是重要的饮用和灌溉水源,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商贸往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村民还介绍,70年代,整山治河,为增加土地面积,在龙湾村南侧又炸开一条人工河道,将绕村的龙湾河取直,改变了原来龙湾河的流向,形成现在的河流面貌。

据当地村民孙才珍介绍,龙湾村南有一座小山,山西延伸至大田地村,山东延伸至石门村南岭,东西两侧山岭形似一对凤凰翅膀。山南延伸至上王庄,像是长长的凤尾。其山前正如凤凰头,引颈向北龙湾河探头,呈饮水状,因此这座山被当地人称为凤凰山。村西有高低两座山,分别是大小青山。两座山犹如两位沉默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龙湾村。专家们登上小青山顶,俯瞰着整个村落的全貌,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的厚重沉淀。小青山与大青山比肩,自古就是道教文化和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又因隋唐时期兴起而延续后世的三月三庙会而名声远播,素有“大青山不大,小青山不小”的说法。凤凰山和小青山在古代就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昭示着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这些传说不仅反映了村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专家们表示将会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传说,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精神信仰。
除了自然景观和家族传承,龙湾村还涌现出了孙作谟、孙景舜、孙瑞堂、孙锦庭、孙慎卿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他们为村庄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专家们通过走访当地老人、查阅历史文献等方式,收集这些历史名人的事迹和传说,还原他们的形象和成就。这些历史名人不仅是龙湾村的骄傲,也是激励后人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平邑县党史研究中心专家团队的两次龙湾村之行,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一次全面深入的挖掘和探索。通过对孙氏家谱、龙湾河、凤凰山、大小青山以及历史名人等方面的研究,专家们希望能够将龙湾村的传统文化瑰宝展现给更多的人,让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下一步,平邑县党史研究中心还将继续深入开展类似的探寻活动,为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